臺北市萬華區西寧南路
- 完工日期:2011/09~2011/10
- 屋齡:約13年
- 主 結 構:鋼骨(SC)或鋼骨混凝土,鋼筋混凝土(RC),其他
- 樓層:地上 1~27 層 / 地下 1~6 層
- 總戶數:140戶
- 建設公司:阿曼開發
- 坪數規劃:27.00~90.00坪
- 管理方式:飯店式(物業)管理,保全系統
社區特色
西門町在日據時代即規劃發展成休閒商業區,本基地西北角至今仍是台北市店面租金的排行榜首的常客,由於土地成本高加上持分多,整合非常困難,中國戲院拆除後,這塊五百多坪的土地得以重新利用。本基地位於西門徒步區的中心位置,西面西寧南路寬十六米三六,是徒步區內主要的南北車行聯絡通道,北面武昌街寬十二米七三,為西門徒步區主要人行幹線,東側有六米寬巷道沿街的服飾店,在這裡可以看到青少年流行文化的發展脈絡。西門町這一帶建築,大多是店鋪式的街屋為主,在早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建築的表情往往在建築經費的考量下被簡化了,霓虹燈、招牌看板,彷彿都在向旅人舉手吶喊著:「看我!看我!」,本區道路系統大都沿襲日據時代規劃的尺度,很難在對街街角看到建築的全貌,我們的課題就把西門町納入,在建築平均高度30公尺區域,打造具有地標的意義的建築,把提高建築物自明性作為設計首要目標。
建築地面五層及裙樓作為商場使用,住宅設計獨立出入口,地面層六樓為公共設施空間,設有圖書室、游泳池及健身房提供住戶使用,七至廿七層為多戶住宅。商四容積率800%,量體受面前道路投影面積、高層建築落物曲線及台北市特有的高度比控制,使得十一層以上開始退縮,高層的部分更須三面逐層退縮因應。
周邊交通
鄰近生活圈
- 鄰近學校
- 人文歷史、百年學校
- 西門國小植基於一百零三年深厚的歷史傳統,百年來以「臺北城西 璀璨明珠」為榮,隨著歲月的流轉,校舍老舊、設備簡易、環境陰暗、文化不利等因素漸顯現窘態,在抵擋不住外來教育思潮和社會變遷的衝擊,因此亟需創新經營再創昔日風華。
學校建築與教育一樣,具有「百年大業」的特性,因此校園規劃應考量未來使用與發展需求,使其具有應變性(adaptability)、可彈性(flexibility)、擴展性(expansibility)和永續性(sustainability),使學校建築更具生命力、活力與延展力James. E. Rydeen(2009)也說唯一的不變是改變,學習環境也是一樣(Change is a constant, and so is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故;以優質學校中的「校園營造」為學校經營的首要重點,以促進學生學習為核心,提供完整而充足的教育設施、教學設備,支援學生完全學習、讓學生展現優質學習成果。方案規劃係根據本校背景條件分析結果、學校願景及參照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依循「安全健康」、「人文藝術」、「自然科技」、「學習資源」四大實施項目,經相關成員不斷討論、腦力激盪、爭取經費及人力相關資源,循序漸進地逐年推展,活化創新校園的每個學習角落。 - 休閒/公園綠地
- 「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座落於台北市萬華區武昌街與康定路口,原址為日據時代昭和九年(西元1934年)成立之「台灣瓦斯株式會社」。
民國90年完成公園簡易綠化,閒置34年之後,台北市煤氣有限公司終於變身為西門町最大一塊的公園綠地,不但立志保存舊時煤氣公司廠房、煙囪、煉焦爐等設施之歷史建物,也重新整理讓老建築得以再利用,創造一個結合週邊電影、咖啡文化、藝術與青少年文化的大型休憩性空間。
2009年6月由「台北市文化基金會西門紅樓」接手管理,其後即配合「台北電影節」舉辦「西門町遇見愛-愛情文藝在台北」,之後更舉辦了「街頭放聲」、「戶外電影院」、「公共藝術展覽」等活動,提供塗鴉、原創音樂等青少年文化一個創作及表演的舞台。
臺北市電影主題公園使得藝文活動與青少年生活文化成功的結合在一起,不論是跳舞也好,拍照攝影也好,如今已成為民眾及年輕人生活休閒的熱門地標。
未來期望在台北市文化基金會的努力下,能將西門町商圈的熱鬧活力延伸到西門町後段地區,達成頭尾串連、繁榮西門町整體商圈。